大方海馬宮茶:什么是茶食

末優茶葉 綠茶 2022-09-22 20:13:43
大方海馬宮茶:什么是茶食
 
 
 茶食不止浙江有,貴州的遵義、同仁的茶食(實際上也是“揚式早茶”的點心、小吃部分),有肴肉、燙干絲(不是煮干絲噢)、三丁包、千層油糕、翡翠燒麥、長魚面等,今天大方海馬宮茶就帶你來了解什么是茶食。
 
  蘇州的茶食好像還有“粽子糖”。過去大世界斜對面有一家“采芝齋”,蘇式茶食店,其中蠻不錯吃的就是玫瑰、姜汁等風味的粽子糖。
 
  上海城隍廟湖心亭茶館,樓上雅座點一壺茶,就有一份茶食供應,其中有鵪鶉茶葉蛋、迷你小粽子、話梅、橄欖等。
 
  說起茶葉蛋,真可謂茶食的頭號大碗了!“明”到什么程度呢?一度街頭處處可見賣茶葉蛋的老太,于于有疑似調侃的俚語:“連賣茶葉蛋老太也去炒股了,那股市離熊市就不遠了。”還有就是:“研究原子彈的,不如賣茶葉蛋的。”
 
  茶葉蛋之所以有代表性、標志性,是在于既用茶葉煮,又是喝茶的比較好茶食。之所以“比較好”,是因其色、香、味俱佳,制作也不是太難,既可當茶食,又可當簡餐。
 
  當然,賣蛋老太是不會用茶葉煮的,她往往是用五香調料、醬油煮。我自己煮茶葉蛋,有用紅茶煮的,也有用烏龍茶煮的,香味各不同。一般說,蛋煮得蛋白凝固,可以取出,放在料理臺上,一個個用手撳住滾一滾,有些花紋式的碎殼,即可放在茶葉水里煮,差不多色、味都進去了,再放一點鹽,煮一會兒,取出瀝干即可。
 
  禮昶弟曾贈我一套各種文字(英、法、德、西……)的世界各國飲食的書。奇怪的是也有一本我國菜的,英文版。我在中學、大學讀書時只讀過俄文,二外念的是日文,但一年而已,是足足的的“英盲”。但書中的附照是熟悉卻又陌生的東西,其中一張大約是前菜,是茶葉蛋和紅蘿卜交替碼成一盤。紅蘿卜味道如何,看不出,但刀工很好,好像剞成“蓑衣”刀。茶葉蛋同樣不知味如何,但那如碎瓷釉般的碎殼磕得特好,因為彎彎曲曲的花紋太漂亮,像是一個模子里出來的。也可見茶葉蛋的“民族性”,已令“洲際友人”為之側目了,遂成了“比較有洲際性”的了。
 
  前文說到“揚式早茶”。其實,已有106年歷史的“老半齋”的前身是金融業界遵義同仁開的“半齋總會”。是由娛樂連帶喝茶、吃茶食,如燙千絲、肴肉面等開場的。后來“會計部主任(賬房)”跳槽,開出“新伴齋”,有仿冒之嫌。老板一怒之下,到鎮、揚地方重金延請名師來做正宗鎮、揚菜及名點,于是乎以“新”不敵“老”而收場,勝出的“老半齋”倒成了“百歲壽星”。
18岁禁看黄片免费观看视频